大概因为MPV离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有些远,因此除了街上常见的几款MPV外,这种特殊用途车型很难受到国人的广泛关注,反倒是大众T1,凭借忠厚老实的姿态和可爱的“表情”,无论你第一次见它是在照片上,影视作品里还是现实生活中,你都很难再忘记它了。
这个在大众内部被称作Type2的车型序列,最初源自荷兰的大众品牌进口商Ben Pon的灵感闪现,他拜访沃尔夫斯堡大众工厂洽谈将Type1甲壳虫引入荷兰时,无意间从一个简易平板车上得到启发,认为完全可以基于甲壳虫打造一台更棒更实用的新车型。Type2便由此成为了大众汽车历史上继壳虫之后的第二款车型,并且到今天已经被视为是汽车发展历史中厢式多功能车的始祖,众多客车,货车以及皮卡版本的大众T型车出现在全球市场,并且受到了大批T粉的追捧。
1950年3月8日,大众T1正式与甲壳虫共线生产。在早期的设计中,T1曾考虑使用单块曲线前风挡,但由于当时的制造成本所限,这个方案不得不被放弃,同样出自成本考虑,前排车窗也放弃了手摇而改为推拉式,正当时的年代,金属加工成本要比塑料低很多,因此T1的塑料部件之少也是出于对成本的妥协,甚至连仪表盘都由金属冲压而成,与车身连为一体。
T1基于甲壳虫的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设计,装备了与甲壳虫相同的排量为1.2 L的19 kW四缸风;令发动机,操控机构针对厢式车的需求进行了适当优化,四轮鼓式刹车系统也加大了尺寸,在扭矩有限的情况下,为提升加速能力,T1的两条传动轴最外侧和轮辋相接处各加了一个减速齿轮箱,悬架系统则采用了在当时非常先进的四轮独立结构。
在近20年的生产周期中,T1经过了多次改款,在1955年改款时,所有车型都添加了后保险杠,车顶下方增加了进风口并装备了空调系统,油箱从发动机舱移到了后轴上,得益于发动机舱的大幅缩小,尾门变得的更大,从后方装运货物更加方便,尾窗也随之增加了面积。1960年以前的T1并没有装配传统的转向灯,转向时通过位于B柱的一个灯光条摆动来提示,当时的甲壳虫也有同样的转向装置。
1.2L的19kW发动机只使用到1955年,次年就全部升级到了22kW,1959年时再次提升到25kW,不过这款发动机上市没多久就因为质量问题被召回,如今搭配这款发动机的T1已成为收藏家手中的珍品。在1963年改款时,原有的1.2L发动机全部被淘汰,取而代之的是一款32kW的1.5L发动机,随后又开始装备双管液压刹车系统。
第二代Type 2,即T2在1967年发布,1971年之前的年型经常被称为T2a,之后的版本则被称为T2b。在T2上我们见不到了T1可爱、卡通的经典前脸,并且随着车身尺寸的小幅增加,车重也明显比T1重了不少。
1972年开始,一个方正的前保险杠设计成为了T2的标准特征,由于保险杠后方带有了可溃缩结构,这一变化还提升了T2的碰撞安全性。这意味着1972年后出产的T2b已经可以满足当时美国市场的乘用车安全标准。
动力方面,T2相对老大哥T1首先在排量上就有了明显提升。首先出现在T2上的是一台35kW的1.6L发动机,随后1.7L、1.8L以及52kW的2.0L发动机都装备在了T2系列车型上,与之相匹配的是一款4挡手动变速器以及一款3挡自动变速器。
如果你将发展至今的5代Type 2车型摆在一起就会一下子发现,这一系列车型的外形设计从第三代开始便发生了明显变化:原本浑圆可爱的卡通式造型被方正棱角的实用主义风格取代,尽管相比后面的T4、T5,第三代车型仍可算是生得有个性,但是经典程度比起前两代,尤其是而来已经褪色了太多。
1984年,大众用水冷发动机代替了原有的风冷发动机,但仍保持着发动机后置的布局,这使得T3成为大众汽车中最后一款采用风冷发动机后置布局的车型系列。
值得一提的是,除了民用之外,T3在20世纪80年代,曾被美国陆军和德国空军作为后勤车辆使用,保时捷还曾基于T3打造了一款被称为B32的赛事保障车,这辆搭载了保时捷3.2L发动机的特别版T3用于为保时捷959赛车提供后援保障之用。
从T4开始,大众官方第一次开始正式地启用Transpoter这一车型名称。由于从T4起,发动机就改为了前置布局,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,只有前三代Type 2车型可被视为与后置发动机Type1甲壳虫车型有直接联系。从诞生到2003年停产,T4成为了T系列中继T1之后在德国本土市场上生产时间最长的一代车型。
T4拥有1.8L、2.0L、2.5L和2.8L多款汽油发动机以及1.9L、2.4L和2.5L多款TDI柴油发动机,变速器则提供了4挡自动和5挡手动可供选择。另外,T4还是打造露营车的热门车型,除了爱好者们的个人改装行为,大众自己也推出了Campervan版本的T4露营车型。
由于T4仍旧延续了T系列的多功能性,并且可以化身露营车来享受生活的乐趣所在,T4也像前辈们一样拥有了大批拥趸。在欧洲,爱好者们除了有专门交流的论坛,还会不定期地举行活动,来分享乐趣、享受生活。
T5作为最年轻的Transporter车型,诞生于2003年,从这代车型开始,“大众轻型商务车”的定位似乎更加清晰明朗了,T5的主要消费市场被大众定位在德国本土、英国、俄罗斯、法国、土耳其等欧洲地区国家。之所以没有在消费潜力巨大的美国市场销售,很大程度是因为在进口美国时,T5被美国的车型分类归为轻型卡车,25%的进口税可比普通轿车多出不少。
向经典致敬
在2011年的日内瓦车展上,大众发布了一款名为Bulli的概念车,作为T系列的后继车型,Bulli的外形脱离了下5的商务风格,更像是对老大哥T1的致敬和回归。在保留T1设计风格的前提下,Bulli加入了现代化的设计元素,采用了先进的LED照明灯组,3962、1737、1676mm的车身尺寸和2597mm的轴距,加上座椅的变化,可提供高达1600L的置物能力。
Bulli采用了便携式的娱乐系统,在中控台上加入了一个由iPad控制的影音接口,可进行影音娱乐、卫星导航、蓝牙通讯等操作。
Bulli采用电动机与锂离子电池组作为动力系统,可提供83kW的最大功率以及277N.m的峰值扭矩,0-100km/h加速只要11.5s,极速达到140km/h。Bulli在满电的状态下,续航能力约300km,而完成一次充电也只需要约1小时。
辽宁川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
地址:铁西区北二中路11号
销售热线:024-25515111
服务热线:024-25517111